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帐号 在线排版 加入收藏 网站导航 TAG标签
原创文学网(htwxw.cn)
辉坛文学网-有奖征文,原创文学网征文
心情说说
  • 恩宇 说:呵呵!!!
  • 寒千古 说:【西江月】 入月仲秋兴庆,玉盘静注吾窗。借芒明月夜!!!
  • 清香荷韵 说:大家好,我是清香荷韵!!!!
  • 胸无识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胸无识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素手挽青丝 说:你的衣角是我留不住的忧伤!!!
  • 丹心汗青 说:我说,我想回来,还回的来吗?!!!
  • 袋鼠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袋鼠 说:知难而进,愈挫愈勇;永不言弃,持之以恒。天道酬勤,!!!
  • 袋鼠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当前位置: 辉坛文学网 > 名家散文 > 铁穆尔 >

风把我的头发吹白了--作者铁穆尔

时间:2014-12-29 22:28来源:铁穆尔文集 作者:铁穆尔 点击: 次 -[收藏本文]



铁穆尔(裕固族)
 
一、
 
刚刚长出青草芽儿的山坡草地泛着一片淡青色,沟沟壑壑的泉水边已经碧绿的马兰还没有开花,春天的风不断地扬起一团团淡淡的尘雾。
 
人们在议论着被马拖死的牧羊女恩莱。这个牧女是我们家的邻居,她是被她的姨姨带到我们这个地方来的,她也是她姨姨的养女,她姨姨还有一个养子,算是恩莱的弟弟。她们的祖籍都是青海那边过来的土族。她的姨姨早年嫁到我们尧熬尔(裕固族)部落里,后来她男人死了,她就留在了我们这里。我记得那是一个面容白皙而严酷的老奶奶,她说话的声音稍稍颤抖着,冰冷而严历。
 
关于牧羊女恩莱,我只记得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高个儿女孩,她好像整天都在放牧畜群或找寻丢失的牲畜。人们说她的姨姨对她不好,但对她弟弟很好的种种传闻。她姨姨让她骑上马去找牛,那天夜里她没有回来,她的姨姨也没有去找,第二天或是第三天还是没有去找。后来,她的尸体被另一个公社的牧民看见了,看样子可能是突然马受惊了,马缰绳缠在她的腰上被拖了好长一段路,她身上的衣服都被挂没了。
 
人们一边忙碌着一边说着这个可怜的女孩。到了夏天帐篷都搬到夏营地上后,人们渐渐就淡忘了这桩事。那是“文革”刚刚开始的时候。
 
后来我听人们在喝茶的时候,偶而说起了死去的恩莱,人们说恩莱的姨姨给恩莱的妈妈撒谎,说她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轻易回不了家。她的妈妈再也没有能见到自己的女儿。
 
再后来呢?她的妈妈会知道她女儿的死吗?会梦见已经死去的女儿吗?这是个多么遥远的故事,现在可能谁也不会记得这个牧女。这个故事像那年春天的那一阵风,在那一年刚刚长出的青草地上吹过,了无踪影。
 
冬天到了,阿妈一边捻着羊毛线一边又对我们说了一对姐妹的事。阿妈说,那年夏天,在瑙尔墩沟的夏牧场有放羊的两个姐妹,是山那边青海门源县或是祁连县的两个小姐妹。她们俩每天牵着手在长满松林的瑙尔墩沟放羊。那几天家里的大人去办事没有回来,偏偏天气又是雾又是雨。有天下午,她们俩的羊群就在帐篷附近,姐姐准备做点吃的,让妹妹去赶羊入圈。姐姐做了饭不见妹妹回来,羊群也到帐篷旁边了,还是不见妹妹回来。姐姐就去羊群吃过草的地方去找妹妹,她走了半天不见妹妹,她着急了,一边喊叫着妹妹的名字一边四处找,哈日嘎纳灌丛上的露水把她的衣服和鞋子也打湿了。她又找了好半天,突然看见在林边的草地上扔着妹妹的红头巾,还有一大片金色的哈日嘎纳花掉落在地上,走过去细心一看,
 
那里有她妹妹花衣服的残片,湿漉漉的青草地上沾满了鲜红的血迹,旁边还有一块残存的肺部、骨头……。
 
妹妹被狗熊吃了。
 
如今,在失眠的夜里,我常常想起这些其实和我毫不相干的人和事。
 
二、
 
阿爸和阿妈把我抱起来,让我骑在那头黑犏牛背上,然后他们牵着黑犏牛走区上。一路上阿爸和阿妈不知聊着什么,我从黑犏牛上掉下来摔得鼻青脸肿。那时我大概是4~5岁吧。
 
从区上回来到了一个冬窝子里,那是我们的邻居,那时候生产队分群放牧,他们家是放母羊的,冬天要接羔,所以生产队里给安排了土房、羊舍羊圈和羊棚。放公羊、通巴子(二岁的羊羔)和羯羊的人家冬天依旧住帐篷,我们家是放公羊和通巴子的,所以一年四季都住帐篷。
 
那天正好在牧区巡回的电影队来了,要放电影。我和阿爸阿妈在那里等姐姐她们来看电影,黄昏时两个姐姐从我们家的冬窝子赶上来了。电影在邻家接羔用的羊棚里放影。人们进了羊棚,有人提着茶壶一边给人们倒奶茶一边打着召呼。倒茶的是邻家那个爱惹事生非的老太婆。人们喝着茶寒喧着,坐在一层厚厚的羊粪地上看电影。我坐在阿妈和阿爸的旁边,我在放影机的灯光里看见二姐穿着旧花衣服的背影,但我不记的是什么电影了。
 
阿爸每次出外就给我们卖一些连环画,可能有几十本。多数红色经典革命故事,少数是其它故事。这些连环画和阿妈讲的那些草原的故事,就是我们最初了解世界的窗口,可能从那时候起我和姐姐们就喜欢上读书了。
 
夏天的原野上,金色的哈日嘎纳花像是满天的繁星。我和放羊回来的两个姐姐领着小花猫在花草丛中拾吃浆果“浩尔安奇砍”,小花猫则在远处的灌丛中尽情狩猎。夏天的风吹着我们的头发,风像小花猫的毛皮,柔软无比。牛羊入圈,我们走向帐篷,小花猫也从远处匆匆跑来。满天的星星升起来了。
 
三、
 
洛色勒老人的蒙古包扎在我们家帐篷的南边山坡上。夏牧场上常常云雾迷漫。他和他的女儿放着一群羊,两个儿子在生产队里劳动,还有一个大儿子在山丹军马场,人们说他的老伴早已没了。他已经很老了。他穿着紫色的蒙古袍,有时外面罩一件油腻的大衣。对了,他常背着只望远镜,柱着自己做的拐杖,牵着骆驼,佝偻的身影高大忧郁,孤独沉默。那种孤独是一种一望无际的孤独。
 
他不会说汉语。用喀尔喀方言的蒙古语勉强和尧熬尔人能交流。他常常找我阿爸,我阿爸是他唯一的朋友。洛色勒老人领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流浪到了这里的时候,我阿爸是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做主收留了他们一家,从此他们就安顿在了我们那个生产队。真正关心他的也似乎只有我阿爸一个人。
 
那时的群山草原上,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牧业学大寨”的岁月,他对周围的人们和那些口号来说是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在人们都不敢穿长袍的时候,他仍然穿着自己的蒙古袍,骑着自己的骆驼独自踟蹰在风中。我知道那时候有好多人嘲笑他,鄙视他。对此他无动于衷,好像早已司空见惯。
 
据说,早年他是从蒙古流浪到了内蒙古,日本人抢了他们牲畜。后来又从那里流浪到了这里。他们一直就这样流浪,仅仅就是因为生活艰难吗?还是游牧人天生喜欢游逛的性格。
 
有一次他来找我阿爸,一个人坐在我和二姐上学的那个破屋外间。低低地垂着衰老的头,像枯草般花白的胡须,蒙古袍上穿着一件蓝色的破旧大衣,双手抱着木拐杖,那么长久地沉默着,他在想些什么呢?
 
他骑着骆驼走在西嶂的山脊上,大雾中他迷路了。我记得是羊场的牧工把他送到我们家的帐篷了,他在湿透的破大衣下颤抖着,一言不发,那一次他病得很历害。第二天天睛了,他也好一点了,他挣扎着骑着他那匹骆驼消失在山岬。佝偻的背影是那么失落和忧郁。
 
那是我和二姐在那个小镇上学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我刚醒来,洛色勒老人的小儿子旦白来了,他对我阿爸说“人已经不行了……”,阿爸跟着他出去了。洛色勒老人去逝了,带着他永远不为人知的秘密走了。他的一堆东西堆在我和二姐上学时住的那个旧院子里。一堆蒙古包的破毡上面扔着被烟熏黑的蒙古包的套脑,破毡和破衣物下露出的有:黄铜的挤奶桶子,黄铜的大盘子、做工精细的红铜茶壶、黄色和蓝色的哈达、镶银的蒙古刀鞘是空的,刀去哪儿了呢?……积雪覆盖在这些破旧的东西上面。
 
如今,我好像常常看见他穿着已褪色的紫色蒙古袍,孤独一人牵着骆驼柱着拐杖,满怀着自己的心事默默走着。风从远处冰雪覆盖的大坂和那一个个垭岵那边吹来,那些冷漠的笑声和嘲弄的目光在被风扬起的尘雾中渐次远去。
 
四、
 
每当星期六下午课外活动时,别的孩子们还在操场上尽情玩的时候,我和二姐就匆匆离开学校和小镇,背着包沿着山路回家,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冬窝子的帐篷里大姐、阿妈也在等着我们,有时候阿爸也骑着他那匹红马夏安格德斯回来了。眼前就是牧场上的冬窝子了,我们兴奋极了,不知时间是怎么过去的。翌日,我们又要回学校。大姐和二姐一起要在羊群边说着话走一忽儿,我猜可能是大姐给二姐交待着要卖什么东西的事吧。阿妈让我去牛圈把牛粪拾了。我回来洗了手,吃得饱饱的,然后我就跟着二姐背着阿妈给准备的馍馍、酸奶和酥油去上学。我底着头跟着二姐翻山越岭,草地一片金黄,天空一片湛蓝,我们走得很累,很长时间里我们沉默着,只听得见我们走路喘气的声音、脚踏在草地上的沙沙声和鸟儿不停地鸣叫的声音,太阳已经西斜。
 
在寒假,铁奇沟的冬窝子帐篷里,我和大姐、二姐爬在铁皮羊粪炉子后面那个用黄泥抹成的土台子上,在一盏煤油灯下看着各自的课本学习,大姐看的是二姐的旧课本。二姐给我讲数学,可是我怎么也听不懂。她又给我写作文,看着她给我写的作文,慢慢地我也会写一点了。这也许是我后来渐渐走向写作的最初的一步吧。
 
我又想起了那个用黄土泥巴抹成的土台子,状似桌子的土台子下面是空的,可以放一些东西。每到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铁皮羊粪炉子旁烤火,一边聊着畜群和草地上的种种事情时,我就倚靠着土台子坐在炕上。冷风从帐篷的缝隙中吹进来。脊背后凉嗖嗖的。
 
有时候阿爸的马褡裢里装着一本磨损得稀烂的小说,多半是《星火燎原》《红旗飘飘》一类的书。是他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我和二姐、大姐轮流着看。
 
离开那个冬窝子很久了,几年前我路过走到离冬窝子不远的地方时,我特意翻过一座山去看那个冬窝子。我的心咚咚跳着,从北边的垭岵上翻过去时,我看见的是已经一片荒芜的旧营盘。石块垒就的羊圈,早已坍塌成一堆乱石,满地是獾和狐狸之类的爪印。静悄悄的帐篷旧营盘上,长满了长长的芨芨草。看着这些我知道自从我们家离开那里后,再也没有人住过,可能只有四季的风和野兽偶而光顾这里。不知为什么我在那里徘徊了很久。
 
五、
 
1978年初春二姐去上大学,那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我独自一人在小镇上学。
 
秋天,我逃学后翻山越岭回家,大雁从天空低低地飞过。我从山脊上走着,地上开满了湛蓝的邦锦梅朵,山坡上的灌丛边鲜红的浆果已经在凋谢、枯萎。四望是开阔的群山和川地草原,远处隐约有牧人和羊群。那时候我家乡的群山草原上,基本上还是几千年前的游牧方式,草场还没有被划分,更看不到后来的把草原分割成一片片的铁丝围栏。
 
风吹着我的头发,我像只小鸟,在山崖间、在茂密的灌木丛中飞奔。我的心在快乐地歌唱。仿佛我永远地离开了那个别别扭扭的小镇,奔向一个远方未知的迷人的草原了。尽管我是在自己骗自己。
 
我们家的帐篷扎在一个面朝东面的陡峭山坡上,我给阿妈撒谎说学校放了几天假。下午帮阿妈和大姐收了牛羊群。我回家了,阿妈自然要煮肉,我东一句西一句地回答着了阿妈的问话,等肉熟。吃了肉和酸奶就睡下了。早晨我醒来时,从敞开的帐篷门口看到东边的太阳刚刚升起,耳边传来阿妈在牛群中挤奶的声音,“吉儿……吉儿……叮咚……叮咚……”声音清脆悦耳。风从太阳升起的那边吹来,又从敞开的帐篷门口跑进来,拂动着我的头发,风像阿妈和姐姐的手,我又睡着了,那一觉睡得真香。
 
阿妈挤奶回来后我才醒来。大姐去放羊了。午后,阿妈摧着早点回学校。我背着阿妈给我装的肉和馍馍又沿着山脊回学校。远眺山下,看见那个脏兮兮的满是煤烟味的小镇,我的心就一沉。回到学校班主任牛老师肯定还要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受罚站立,周末还要作检讨。唉……,我还要忍耐多久才能永远地离开那里。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一队队大雁还在不断地飞,消失在南边的阿米冈克尔雪山那边。
 
勉勉强强高中毕业了,我回到家里放牧。春天我和大姐各赶着一群羊放牧。夏天我牵着大青马库克给奶粉厂驮牛奶。秋天,我散漫地骑着大青马库克驱赶生产队的羊群和牛群,给牧人帮忙拆下帐篷,再把帐篷驮上牦牛,沿山川草地转移,再到一个牧场上扎下帐篷。我骑着大青马库克在阿米冈克尔雪山下的花海草海中游弋,向晚时红霞飞满天空,那个秋天美的要命。绵绵细雨像是传说中北方女王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和脖子。坐在帐篷前的绿草地上或帐篷里的火塘边吃着肥美的羊肉和醇醇的酸奶,我的食量猛增。我觉得这样蛮好的,什么也不去想,整天除了干活、吃肉吃酸奶就是骑马飞奔。草原上还会碰到那么多的姑娘,她们总是扎着鲜艳的头巾站在帐篷前喊过路的牧人去吃酸奶,她们做的酸奶真好吃。
 
我的马褡裢里装着小说,我的伙伴都是牧人。深秋,我在大石沟牧场上的细毛羊改良配种站上干活。兽医阳本的歌唱得很好,晚上干完活后,我和他一起喝酒、唱歌,外面下着大雪。
 
转眼秋去冬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家的冬窝子有了两间黄泥小屋。而夏秋季的牧场上仍是浪漫意味十足的黑帐篷。
 
隆冬,二姐大学毕业了。我们在冬窝子里过了春节后,【名家散文阅读www.htwxw.com】二姐带我去县城她工作的地方,让我复习参加高考。从此后,我家帐篷前的那条熟悉的草原小路又伸向了另一个方向。
 
现在,我常常梦见我睡在秋牧场那座美奂美伦的黑帐篷里,耳边传来悦耳的叮咚声,像是阿妈在挤奶。风从敞开的帐篷门口吹进来,轻轻地拂动着我的头发。
 
风把我的头发渐渐吹白了。
 

微信搜索:辉坛文学,每晚八点,有声原创,不见不散!扫描关注吧!

 




分享到:
请点击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让更多人阅读!


此文甚好
(0)
0%
踩一下
(0)
0%

标签(Tag) : 牧人

  







分隔线


散文集-栏目
  • 朱自清散文
  • 三毛散文
  • 袁昌英散文
  • 陈衡哲散文
  • 傅东华散文
  • 蔡元培散文
  • 李碧华散文
  • 张承志散文
  • 肖复兴散文
  • 林萧散文
  • 王统照散文
  • 曹靖华散文
  • 徐蔚南散文
  • 废名散文
  • 鲁彦散文
  • 王了一散文
  • 穆木天散文
  • 方令孺散文
  • 翦伯赞散文
  • 罗黑芷散文
  • 顾城诗集散文
  • 汪国真诗集散文
  • 刘再复散文
  • 李健吾散文
  • 瞿秋白散文
  • 北岛诗集散文
  • 刘亮程散文
  • 高洪波散文
  • 冯至诗歌散文
  • 洛夫诗歌散文
  • 卞之琳诗集散文
  • 韩少功散文
  • 纳兰性德散文
  • 梁遇春散文
  • 张洁散文
  • 冯雪峰散文
  • 李存葆散文
  • 王充闾散文
  • 莫怀戚散文
  • 应修人诗集散文
  • 戴望舒散文
  • 钟敬文散文
  • 林小娴散文
  • 李汉荣散文
  • 何其芳散文
  • 碧野散文
  • 田仲济散文
  • 韩春旭散文
  • 龙应台散文
  • 王鼎钧散文
  • 陈染散文
  • 张贤亮散文
  • 梁晓声散文
  • 林非散文
  • 孙伏园散文
  • 陈之藩散文
  • 池莉文散文
  • 王小波散文
  • 刘湛秋散文
  • 铁穆尔散文
  • 吴组缃散文
  • 艾思奇散文
  • 邹韬奋散文
  • 黎烈文散文
  • 叶灵风散文
  • 李霁野散文
  • 丽尼散文
  • 陆蠡散文
  • 雷抒雁散文
  • 雪小禅散文
  • 黄裳散文
  • 马丽华散文
  • 菡子散文
  • 梁衡散文
  • 张秀亚散文
  • 杜重远散文
  • 徐訏散文
  • 许钦文散文
  • 叶紫散文
  • 郑振铎散文
  • 莫言散文
  • 毕淑敏散文
  • 李广田散文
  • 罗兰散文
  • 钱钟书散文
  • 丰子恺散文
  • 艾青散文
  • 张恨水散文
  • 叶圣陶散文
  • 郭沫若散文
  • 谢冰莹散文
  • 张抗抗散文
  • 王蒙散文
  • 赵丽宏散文
  • 冯骥才散文
  • 刘墉散文
  • 铁凝散文
  • 宗璞散文
  • 董桥散文
  • 周国平散文
  • 本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