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帐号 在线排版 加入收藏 网站导航 TAG标签
原创文学网(htwxw.cn)
辉坛文学网-有奖征文,原创文学网征文
心情说说
  • 恩宇 说:呵呵!!!
  • 寒千古 说:【西江月】 入月仲秋兴庆,玉盘静注吾窗。借芒明月夜!!!
  • 清香荷韵 说:大家好,我是清香荷韵!!!!
  • 胸无识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胸无识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素手挽青丝 说:你的衣角是我留不住的忧伤!!!
  • 丹心汗青 说:我说,我想回来,还回的来吗?!!!
  • 袋鼠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袋鼠 说:知难而进,愈挫愈勇;永不言弃,持之以恒。天道酬勤,!!!
  • 袋鼠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家乡的罐罐茶

时间:2014-08-30 20:05来源:辉坛-原创文学网 作者:秦陇 点击: 次 -[收藏本文]


家乡的罐罐茶(首发)

中国饮茶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说法,中国也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自古洎今,饮茶一直是文人雅士的一种高雅之情趣。“或呤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是一种闲适的陶冶,心神的调整与放松。“小灶松火燃,深铛雪花沸。”茶烟冉冉,升华着饮茶人的闲适快意,调适了竞进的心态,淡散尘烦的心绪,心情归于宁静快适。欧阳修乐茶,“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苏东坡喜茶,“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明末有位陇西籍诗人写道:“山行到处即为家,饭煮胡麻雪煮茶。欲借白云一赠客,天风齐扫落松花。”把山水之乐,山家朴悫热忱,天地间尤物胜景,与茶烟共融,使林泉韵部笼浮几缕浓浓的茶烟,升华了诗的妙境惮性。

“日高人渴漫思茶”是程行者的渴念,“见客擂麻旋点茶”是村庄人家的厚道,“青花盖碗八宝茶”是回民族的风尚。而“晨星炉火罐罐茶”则是会宁人所特有的地域特色。会宁人勤快,特别是略上年纪的农民,习惯早起,拢柴生火,把白乙子(一种喇叭状的烧水用具)支架柴顶,水热后给小砂罐儿添水下茶,砂罐依煨火侧,波波兹兹的煮熬而饮。砂罐高约二三寸,腹部微鼓。罐口有个小槽嘴儿,用来瀽茶。熬茶时,罐中备有一根小棍儿,茶沸时捣搅罐里茶叶,目的是为防茶水溢出,并捣茶溶汁。使茶水更酽,口味更苦。饮茶者备有茶点,以解浓汁之苦。并以此进食。倘来客人,则另备有小砂罐儿与茶盅,相陪饮用,旧时的火盆,大多由青铜、红铜或生铁所铸。三足鼎立,中间略凹,直径一尺三、四。一些深山人家,有用石磐磨凿而成的。滑不留手,晶莹明亮。沉沉的放置炕头,老人们盘腿盆前,取暖、茶饮,也算别有情味。那种火盆所用燃料是柴与木炭,能买来木炭的人家很少,许多人家的屋顶、墙壁被柴烟熏得黝黑。也有在自家炕洞中埋烧木炭的。大多是尺余长的果、榆等硬木材。木炭极其耐燃,不用时用灰轻埋,整日不灭,不耗。后来柴炭火盆渐由煤油炉、电炉、煤火炉替代。现在乡下甚至有了沼气茶炉,更为方便。罐罐茶的茶罐渐大,多用搪瓷,铁、铝器煮茶。农村中人大多数阖家共饮。吃干粮作早点,也有饮晚茶消夜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因茶叶稀缺价贵,大约只有受儿女尊敬孝顺、家景略约宽余的男性老者们才有享受长久饮茶的口福,或有受其娇宠的小孙儿们略得沾染。我有位邻居老人,出外数日,归家时孙儿丢眉打盹,饮食不思,一身病恹恹的样子,父母也不知何因。待老人拢火熬茶,小孙儿抢盅索饮,数盅后,精神陡涨。原来三岁小儿,久陪爷爷共进茶点,以致成瘾犯困。

会宁县城人也多饮泡茶。因地气渐热,人多采用。在农村,捣罐罐茶的习惯比前更盛。有人诗咏曰:“味熬秋荼苦,饮久自醇浓。生计赖之惯,不可无此君。”可见茶之一道,与会宁当地人生活之贴。

 

 


编辑部:辉坛文学网首发奖励金币30,积分100,感谢赐稿支持辉坛文学网。

 

 

微信搜索:辉坛文学,每晚八点,有声原创,不见不散!扫描关注吧!

 




分享到:
请点击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让更多人阅读!


此文甚好
(2)
100%
踩一下
(0)
0%

标签(Tag) : 回忆

  







分隔线


发布者资料
ch3283322 本文作者文集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辉坛积分:540 分 辉坛金币:90 枚 注册时间:2014-08-30 12:08 最后登录:2015-04-07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