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帐号 在线排版 加入收藏 网站导航 TAG标签
原创文学网(htwxw.cn)
辉坛文学网-有奖征文,原创文学网征文
心情说说
  • 恩宇 说:呵呵!!!
  • 寒千古 说:【西江月】 入月仲秋兴庆,玉盘静注吾窗。借芒明月夜!!!
  • 清香荷韵 说:大家好,我是清香荷韵!!!!
  • 胸无识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胸无识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素手挽青丝 说:你的衣角是我留不住的忧伤!!!
  • 丹心汗青 说:我说,我想回来,还回的来吗?!!!
  • 袋鼠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 袋鼠 说:知难而进,愈挫愈勇;永不言弃,持之以恒。天道酬勤,!!!
  • 袋鼠 说:请输入心情内容!!!
当前位置: 辉坛文学网 > 名家散文 > 黄裳 >

钱柳的遗迹--作者黄裳

时间:2015-01-07 22:29来源:黄裳文集 作者:黄裳 点击: 次 -[收藏本文]



过去我到过两次常熟,都已在二三十年以前。两次都是来去匆匆,没有过夜,只到了必须也应该去的几处地方。破山兴福寺、言子墓、剑门、拂水,还有王四酒家和城里的山景园。其实常熟还有更多有意思的旧迹,如黄子久的墓,吴渔山的墨井,毛子晋的汉古阁,翁同酥的故居……
 
这许多,有的已在若存若亡之间,有的已化为民居或闲人机关、工厂,打听起来,人们也往往说不清楚,这是不能不使人惆怅的。
 
常熟过去是文风极盛的地方。凡是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必然有它不可缺少的经济基础。这里是三吴地带有名的鱼米之乡,富庶非常,只要看那地名就可以知道了。(《百城烟水》说:“常熟县,其地丰穰,故名。”)过去人们常说的“苏常”,就是将它和苏州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这样的地方,必然读书人多,也就是大小地主多,又必然产生大量的官僚、豪绅,同时像诗人、文士、画家、藏书家、出版家、艺人……之类的副产品也就多。五六十年前常熟人丁初我编印了《虞山丛刻》、《虞阳说苑》(有甲乙编)等书,《说苑》收入了几十种笔记、纪事,详细地记录、反映了晚明清初当地社会的种种形态,繁华腐朽,没落荒淫,真是千奇百怪,匪夷所思。这是非常珍贵的社会史料,虽然不曾着重反映对立面的种种,但劳动者苦难悲惨的生活,是可以推想而知的。
 
在《虞阳说苑》中着重介绍的重要人物,是典型的地主豪绅乡宦钱谦益(牧斋)。钱收斋在政治上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和丧失了气节的人。
 
他先是东林的头面人物,后来又投降作了贰臣,晚年又搞过一阵子兴复故国的地下活动。同时他又是那个时代一位重要的学者与诗人,在明清之交的学术界和文坛上,是有很高威望与成就的人物。但因在政治上的堕落,他的这种地位也明显跌落了。清朝也不喜欢像他这样的人物,他的著作后来一律成了禁书,连旁人的著作因有他的一篇序也不免要连带遭殃。钱牧斋的大半生住在家乡,他的主要政治活动(幕后的)、著作生活都在这里进行。他所作的许多坏事给同乡带来不少灾难。他在常熟修建了绿云楼、拂水山庄、红豆山庄等园亭别馆,晚年与柳如是同居在这里,一直到死。
 
河东君柳如是也是只能在晚明那个特定时代才能产生的极有特色的人物。她是有名的妓女,又是出色的女诗人;她后来成为钱牧斋的爱妾,但在政治上又给钱牧斋以很大影响;她是一个很勇敢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被侮辱与损害者,在那样的社会里她力所能及地对封建制度、规条进行了轻蔑的抗拒与斗争,最后战死了,但她直到死也没有屈伏。她在这方面的言论与表现比起与她同时的顾横波、董小宛……来,无疑要高出许多。
 
过去两次去常熟,都曾向当地人打听过拂水山庄和红豆山庄的遗址,没有人知道。至于柳如是的墓就更不必说,没有一个人曾经听到过她的名字。不过在清代,情形可不是这样。她一直是一位为人们关注的“新闻人物”,她的死曾经引起过很大的轰动,连汇集案卷、传说、流言而成的小册子也出现过好几种,人们对她的兴趣也一直没有减退过。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钱塘陈文述到常熟来当县官,访得了她的墓址,重修立石。陈文述是刻意模仿他的同乡先辈袁枚的,自然会作出这样一件“雅事”来。一时诗人文士赋诗纪事,热闹非常。但从旧书里也只能知道“柳夫人墓在拂水岩下”,“受翁之家即在其西偏”(钱泳)这样简单的纪录。
 
陈寅格先生的遗著《柳如是别传》三巨册出版了,三百年前死去的这个女人好像又受到了注意。她的遗作《戊寅草》和《湖上草》也已影印出版。前不久,在杭州孤山之麓曾见到了那原本,这次来到常熟好像非要访问一下她的墓地不可了。打听下来,说这墓还在,当地热心的朋友还答应陪我一起乘车往访。但看得出来,他们其实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只不过是一座土墩墩,没有什么好看。”我自然也明白,并未期望这里会有怎样奇丽的亭台苑圃,但终于还是决定前去,就像三十多年前的到处“访古”一样。一天下午,在一位三轮车工友的帮助下,出了常熟西门,沿虞山山麓走去。沿山的公路两侧集中了许多工厂,水泥厂、砖瓦厂、铸件厂、电池厂……鳞次柿比,公路的路面不好,车身颠簸得厉害,车子只能慢慢地踏,比走路还要慢。路上要经过许多山坡,这时就索性下车步行。雨后初晴,太阳正好,没好久就暴渴起来。这样一直走到三条桥,人烟逐渐稀少了。右面是一排虞山,左侧是一望无际的田垄,尚湖也看不见。我想寻访的“土墩”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只有天知道。
 
这时前面又出现了一家工厂,这可能是最新建成,也就是最末一家工厂,因为沿公路望下去,再没有了别的厂房和烟囱。厂门入口处有几位工人坐在那里休息。心想他们未必知道什么钱、柳的故事,不过还是姑且去问一下吧。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立即满足了我的要求。一位青年工人,在征询了两位老工人并得到确认以后,指示我说,钱牧斋的坟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他还在路面上画了一张草图,说这墓正对着虞山剑门泉水流下的一条“涧槽”。至于柳如是墓,他们是不知道的,好像就从来不曾听人说起过。
 
我们高兴起来,按照所指的方向走去,没有好久就找到了钱谦益的墓。
 
正好贴近公路左侧,在田垄的边上,有两个不显眼的“土墩墩”,上面长满了荒草。钱谦益的墓上有两块石碑,一块是较小的旧碑,上面写着“东涧老人墓”和“集东坡先生书,尚湖渔者题”字样。但可以肯定,这不是陈文述所立的原碑了,碑文是一手工整的楷书,完全没有东坡的气息。较新而高的一块碑上写着“钱牧斋先生墓”五字,背后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三级,第一零九四号”字样。
 
三轮车工友好像对这发现也发生了很高的兴趣,他帮助我辨识碑文的字迹,又指给我看,这墓真的正对着从山巅剑门下来的笔直的“涧槽”,一些偏差都没有。
 
他还称赞这地方的风水大概确实很好。我想,照过去堪舆家的理论,从剑门流下来的山泉,一下子都注到这个“穴”里了。好,大约就好在这里。经过十年动乱,像钱牧斋这样的人,墓地竟自得以保存下来,也的确有点稀奇。不过我想恐怕这并非风水的功劳。
 
工友对这墓的幸而获存的解释是“大概因为这人有点小名气”。这解释并不能完全使我满意。在江苏省一千多处三级文物保护单位里,有多少能有这样的幸运呢?
 
翁同酥在《瓶庐诗稿》里有一首《东涧老人墓》诗:“秋水堂安在,荒凉有墓田。孤坟我如是(墓与河东君邻),独树古君迁(柿一,尚是旧物)。题竭谁摹宋(碑字集坡书),居人尚姓钱。争来问遗事,欲说转凄然。”
 
翁同酥这诗可能作于光绪戊戌(一八九八)被放归田之后,那么所说应该是八十年前的光景了,大体上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状况,不同的只是新添了一条公路,那株柿树也没有了,“集坡书”的旧碑他倒还看到过。从这诗我却得到一种启示,住在这里的农民大约有许多还是钱氏的族裔,这就难怪打听起来,人们都还知道遗址,而在动乱之中,可能也因此而得到了保护的吧?
 
在钱牧斋墓的右侧,紧挨着的是另一座较小的墓,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支族所立的碑上写着“明赠光禄大夫宫保礼部尚书景行钱公之墓”,这是钱牧斋的父亲钱世扬的墓。再走过去,穿过两垄种着瓜菜的田畦,就可以看见另一座墓。
 
这墓也紧靠公路边上,方方的,四围有矮石围栏,墓前有两只长方石柱,也很旧。
 
论规模、形制,都比牧斋墓气魄更大,但无一字碑竭。按照旧时记载,河东君墓就在钱墓左近,而近旁除此也更无其他旧家,那么这应该就是柳蘼芜的埋骨之地了。
 
陈文述写过一篇《蘼芜家辞》,前面的小叙说:“墓在拂水岩下钱园之内,即耦耕堂故址。孤家荒没,华君竹楼为余访得,乃茸而新之,且树竭焉。”
 
这就告诉我们,这一带正是钱园的故址,秋水阁、耦耕堂这些建筑物也都在这里,钱氏家族墓葬也附于此间,新修的公路正是穿园而过的。
 
这时从村子里踱出了一位老人,他指给我们看,公路对面的山脚下,还有另一座古墓,有石人、石马,前些年都被破坏了。我就爬上去看,除了几堆白石碎块之外,什么都不见。也许并不是墓葬,却是钱园遗址的残迹也说不定。至于在桂林殉难的瞿稼轩的墓,从书上知道是在拂水后面的山拗里,访寻更是困难了。钱、瞿是同乡、师生、亲串,但两人的晚节却天差地远。今天知道瞿式耜的人,恐怕就更少了。
 
寻访的结果使人满意,我们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途。当车子驶过工厂门口时,那位青年工人又从后面追了上来,手里还拿着油漆刷子。他告诉我们,王石谷的墓就在来时路上前面不远、电池厂侧边。真是值得感谢,又觉得高兴,在常熟遇到了这样的青年人,知道钱牧斋和王石谷的工人。可能他是搞装潢的,因此才对这位同乡的大画家怀着非凡的感情的吧。三轮车工友向我打听王石谷是什么人,我说是个画画的。他不禁叹息说:“这些人真伟大,死了多少年,还有人牵记。”
 
我们把车子停在公路边的草丛里,一直向下走去,在工厂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找到了这墓。这里的风水也极好,正对着虞山另一座主峰的中线。墓很完整,四面用石块叠起了圆圆的墓围,上面长着一棵小树。前面的墓碑上写着“清画圣王石谷先生之墓”,是“同里后学翁同酥谨题”的。碑立于光绪二十六年(一九零零)春,是石谷的八世孙重修的。工友是知道翁同酥的名字的,而且知道他是皇帝的老师。
 
这使他对睡在这里的画画的人平添了许多敬意,同时还惋惜至今不曾见过翁同酥的墨迹。
 
在墓园后面正中嵌着一块乾隆甲戌(一七五四)石谷的孙子邦斡、邦藩等所立的旧碣,极小而寒伦,刻工也很草率,可见王石谷和他的后裔都并不富裕。他实在作梦也不会梦见他的作品今天在市场上的价值。
 
石碣上面罩着一座小小的碑帽,这后面就是田垄,种着一片山芋。
 
这座墓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也是很幸运的。也许因为乌目山人只不过是个画画的,又不曾作过官,【名家散文阅读 www.htwxw.com】才得到宽免的吧。奇怪的是墓前并无“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碣,难道王连“三级”文化名人都不够格吗?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追记瞿凤起云:“柳氏墓在虞山西麓,丁丑夷寇入侵,虞山首当其冲,盗贼乘机横行,柳墓被发。逾时始有好事者饬工畚筑重封,得免风雨之侵蚀,以庇于安。”又引柳如是像跋云:“岁庚寅,柳夫人墓被发。逾数月,鹿门居士西郊祭扫,过而见之,亟饬工畚筑重封。”(《中华文史论丛》二十一辑)丁丑是一九三七年,庚寅是一九五零年。这样,柳墓曾先后被盗掘过两次了。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四日记

微信搜索:辉坛文学,每晚八点,有声原创,不见不散!扫描关注吧!

 




分享到:
请点击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让更多人阅读!


此文甚好
(0)
0%
踩一下
(0)
0%

标签(Tag) : 幸运

  







分隔线


散文集-栏目
  • 朱自清散文
  • 三毛散文
  • 袁昌英散文
  • 陈衡哲散文
  • 傅东华散文
  • 蔡元培散文
  • 李碧华散文
  • 张承志散文
  • 肖复兴散文
  • 林萧散文
  • 王统照散文
  • 曹靖华散文
  • 徐蔚南散文
  • 废名散文
  • 鲁彦散文
  • 王了一散文
  • 穆木天散文
  • 方令孺散文
  • 翦伯赞散文
  • 罗黑芷散文
  • 顾城诗集散文
  • 汪国真诗集散文
  • 刘再复散文
  • 李健吾散文
  • 瞿秋白散文
  • 北岛诗集散文
  • 刘亮程散文
  • 高洪波散文
  • 冯至诗歌散文
  • 洛夫诗歌散文
  • 卞之琳诗集散文
  • 韩少功散文
  • 纳兰性德散文
  • 梁遇春散文
  • 张洁散文
  • 冯雪峰散文
  • 李存葆散文
  • 王充闾散文
  • 莫怀戚散文
  • 应修人诗集散文
  • 戴望舒散文
  • 钟敬文散文
  • 林小娴散文
  • 李汉荣散文
  • 何其芳散文
  • 碧野散文
  • 田仲济散文
  • 韩春旭散文
  • 龙应台散文
  • 王鼎钧散文
  • 陈染散文
  • 张贤亮散文
  • 梁晓声散文
  • 林非散文
  • 孙伏园散文
  • 陈之藩散文
  • 池莉文散文
  • 王小波散文
  • 刘湛秋散文
  • 铁穆尔散文
  • 吴组缃散文
  • 艾思奇散文
  • 邹韬奋散文
  • 黎烈文散文
  • 叶灵风散文
  • 李霁野散文
  • 丽尼散文
  • 陆蠡散文
  • 雷抒雁散文
  • 雪小禅散文
  • 黄裳散文
  • 马丽华散文
  • 菡子散文
  • 梁衡散文
  • 张秀亚散文
  • 杜重远散文
  • 徐訏散文
  • 许钦文散文
  • 叶紫散文
  • 郑振铎散文
  • 莫言散文
  • 毕淑敏散文
  • 李广田散文
  • 罗兰散文
  • 钱钟书散文
  • 丰子恺散文
  • 艾青散文
  • 张恨水散文
  • 叶圣陶散文
  • 郭沫若散文
  • 谢冰莹散文
  • 张抗抗散文
  • 王蒙散文
  • 赵丽宏散文
  • 冯骥才散文
  • 刘墉散文
  • 铁凝散文
  • 宗璞散文
  • 董桥散文
  • 周国平散文
  • 本月热门文章